本周测评
一、填空题
1.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,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、乙所示,其中 图是晚上的气温,其示数是____℃。
2.对同种晶体而言,它的凝固点和 相同,给冰水混合物缓慢加热,当冰未完全熔化之前,水的温度 (选填“大于”“等于”或“小于”)0℃。
3.冬天,某地气温为—12 ℃,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冰,经测量,冰层上表面的温度为 ,冰层下表面与水接触处的温度为 。
4.小明做“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”实验时,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,该物质是 (选填“晶体”或“非晶体”),图线中cd段物质处于 态,此过程中物质 (选填“吸收”或“不吸收”)热量。
5.炎热的夏天,小明将白糖、牛奶等原料按一定比例调到白开水中,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内,两个小时后变成“冰棒”。这一过程中,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。小明将自制的“冰棒”放入嘴里,将会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。
二、选择题
6.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( )
a.其分度值为0.01 ℃
b.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
c.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
d.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
7.小明利用电冰箱制一些冰块,他在制冰盒里倒入一些冷水,然后放入电冰箱冷冻室,过一段时间冰块就制好了。下列几幅图中,哪一个图可以表示制冰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 ( )
8.下列有关温度和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( )
a.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
b.读体温计示数时,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人体
就是没有温度
d.实验室用温度计的刻度范围一般是
9.(岳阳中考)如图所示,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( )
a.冰是非晶体
b.冰的熔点为 0℃
c.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约5 min
d.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,温度持续升高
10.“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,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”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《卜算子·咏梅》,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( )
a.风雨送春归 b.飞雪迎春到
c.已是悬崖百丈冰 d.犹有花枝俏
11.已知酒精、煤油、水银的熔点分别是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-89.2℃,要测量南极气温,应选用 ( )
a.酒精温度计 b.煤油温度计
c.水银温度计 d.三种温度计都可以
12.(双选)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,小琴根据实验目的,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,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。则下列四个选项中,判断正确的是 ( )
加热时间/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
石蜡的温度/℃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
海波的温度/℃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
a.石蜡是非晶体
b.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 48 ℃
c.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
d.42℃时,海波的状态是液态
三、实验题
13.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,做“探究冰熔化特点”实验。
(1)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,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。图中温度计示数为___。
(2)小明设计了一个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。表格中(a)、(b)两处应填的内容是:(a) ;(b) 。
(a) ●(●
温度/℃ ···
(b)
(3)小明根据实验数据,画出了冰的熔化图象。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,冰的熔化过程具有的特点是: 。
四、综合应用题
14.夏天,李磊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,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。过一会儿,他用吸管搅动冰块,发现这几个冰块“粘”到一起了,请解释这个现象。
1.乙 -4 2.熔点 等于 3.-12 ℃ 0℃
4.晶体 液 吸收 解析:由题图可知,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,因而是晶体;图线中 cd段物质已全部熔化完,处于液态,此过程中,物质吸收热量。
5.凝固 熔化
6. c 解析: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,量程是 ,分度值是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个缩口,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,水银断开,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。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甩一甩,使水银重新回到玻璃泡内。
7. b 8. a
9. b 解析:由图象可知,冰有一定的熔化温度,所以冰是晶体,其熔点是 a错误,b正确;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约3 min,c错误;冰是晶体,冰在熔化过程中,温度保持不变,d错误。
10. c
11. a 解析: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,由此可知酒精、煤油、水银的凝固点分别为— 低于煤油、水银的凝固点,此时煤油和水银都变为固态,无法完成温度的测量,而 高于 ,因此用酒精温度计能完成温度的测量。
12. ab
13.(1)-6 (2)时间/min 状态 (3)吸热、温度不变
14.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 ,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,冰吸热升温;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0℃时,冰的温度还低于( ;冰块继续吸热,冰块附近 的水继续放热,凝固成冰,所以冰块会“粘”到一起。